01 September 2019

中文难学的迷思

从小,我就被灌输: "中文难学,英文容易"。研究发现,世界上大部分人确实觉得中文比英文难学,除了日本人,韩国人。为什么呢?语系相同。所以难与不难,纯粹在于你生在的语系,是相对论。


再说说英文的难。我学了三十多年英文 IELTS 雅思考过7、8分,勉强能应付各种不同时间不同性别的语法。可是对于什么可以数什么不能数,却没有办法写出一篇完全无误的文章。

再说说生僻字。读过华小的,懂得的字至少两三千,独中毕业的,字量大概三四千,而中国高中生,应该五千字吧!

英文呢?要考上大学,至少都要懂 10000+字。我也去测了测,大概也是10000+字。想当年考 GRE 时认识的字应该有两万多,都忘了。。。

为什么中文字两三千就够用?因为中文字可以拼出很多词汇,比如,烧+饭=cook 只要你懂得基本的单字,就可以拼多多。英文嘛,不懂就是不懂了。

最后,真要说容易的话,那就是马来文了,语法简单,一看就会念,一些 imbuhan 学一下就会了,是吗?毕竟我们是有六万年的历史,你说是吗?


Antarctica = 南极
Peninsula = 半岛
Philosophy = 哲学
Physiology = 生理学
Psychology = 心理学
Pathology = 病理学
Sclerosis = 神经硬化
Scoliosis = 脊柱侧弯
Arrhythmia = 心律不正
Quantitative easing = 印钱

01 June 2019

十年 Portfolio

总结一下十年来的投资,算是差强人意。

首先,还好没有亏钱。总投入廿八万四千,结算时卅七万三千,赚了九万。

可是,这可是十年的投资,平均一年投入两万八,年均回酬 CAGR 6% 刚好和公积金打平手。

如果用 2017 结算,那时的 CAGR 可是高达 13% 单单 2018 一年的亏损,就可以把双位数变成单位数。

说说,那时发生了什么。事因我这些年来在 MYEG 累计的赚幅太大,一直都没有套利。结果大选变天让它腰斩,整个户口的钱直接亏掉 40%

股市会优待新手这说法是对的,投资第一年就给了我超过 40% 回酬,像我第一笔薪水买的 STARHUB 就直接翻倍。后来很快就都赔回去啦。

想想过去十年:

1. 没有固定投资,忽然心血来潮就加钱进投资户口。

2. 累计太多现金,一直想等来个大熊市让我抄底,白白错过了无数的机会成本。

3. 没有系统,没有原则。人家说好就买,越买越多,越买越小。几十万的资金,每笔投资都是几千块。短期炒作的又拿来收长期,长期有价值的又拿来短期炒作。

4. 不停的暗锤。看到别人的股票起了,暗锤。看到自己的股票跌了,又暗锤没有卖掉。跌的时候没买,涨的时候没卖,年复一年,看着机会一个一个的飘过。

回来这十年最终没亏,不过是幸运买到一个十倍股 MYEG 不然早都亏了。 

未来十年,要好好认真投资了。

04 April 2019

百万前,百万后

这是净资产达到百万之后,我生活上的变化。

先声明,这不是什么投资贴,叫你加入什么理财俱乐部。我的钱主要还是十多年存下来的,
一部分房屋,一部分公积金,一部分股票。

想让大家知道,今时今日,百万并不是非常遥远。而百万也不是你想象的那样富有,
可以要花就花。还只能照样生活才能保持我的资产。

与马来西亚人共勉之。



01 October 2018

1% 和 10% 的富人


一般来说,只要你有一万美元,你就比世界上一半的人有钱。这是真的,
因为世界上的穷人太多。

哪十万美元呢?如果你有,你就比世界上 90% 的人富有了!
如果是一百万美元呢?那你就是全世界最富有的 1% 大概五千万人,不少哦。

可是世界那么大,那我们国家富人有多少呢?我费了九牛二虎之力,
得空得空就找一下,找了几年,数据大概是这样吧:




这很好记,中美各有一亿人有十万美金,新加坡就厉害了,超过一半成年人有十万美金。

一百万美金那一边,马来西亚才四万人,比新加坡少五倍,因为新加坡是避税天堂,吸收了很多外国的富人。

https://www.statista.com/statistics/785029/malaysia-number-of-millionaires/
https://www.statista.com/statistics/956963/malaysia-share-of-adults-with-wealth-over-100-000-usd/

https://themalaysianreserve.com/2019/10/22/less-than-1-of-msians-in-us1m-wealth-bracket/
https://www.malaymail.com/news/malaysia/2018/10/21/malaysias-ultra-rich-vs-singapores-whos-wealthier/1685061

注:数据是用成年人口而非总人口,所以巴仙率会高一点。成人大概是总人口的三分之二。

08 August 2018

成为百万富翁的感想

最近我成为了百万富翁,马币的。其实我是几年前成为的,只是前几年不敢承认。

成为百万富翁,并没有一夜致富的欢天喜地,因为这是一点一点累积的过程。

我最爱看的书,是<The Millionaire Next Door>,因为它讲的就是我。

与此同时,我也是财富自由,并不是我很厉害,因为我家庭开销只有收入的三分之一。

我看财富自由的定义发现,passive income > expenses,但是我这个收入是投资股票赚的,我没有每天看股票,但是有每天看MTP,那么算不算是 passive 呢?这个要问陈剑老师了。



成为百万富翁,心里是不踏实的,就像刚刚谈恋爱,他真的爱我吗?我们会结婚吗?

我想一个问题,想了几年,每天都想,吃饭想、大便想、工作想、睡觉想、排队想、坐巴士想。

这个问题是:“多少钱才算发达?”

这个问题很简单,可是非常难。难就难在,发瘟的通货膨胀。

为了这个问题,我算了好几年,终于算了这个表出来。这个表不是那些无聊的信托基金给你几年几巴仙的表。这个表主要是为了寻找一个非常合理的发达预期。三个算法,这跟投资的方法完全无关,只是算出合理财富的方法。

我的算法,把通货膨胀定在 5%,方便计算。



第一个算法:超级省钱派,五十年的家庭收入,全数加起来。一对夫妻30岁年收入12万,非常合理,工作收入就以 5% 速度增长,做到老的时候,年收入 100 万,也很合理。一分钱都不花,五十年总共存了 2000万。当然这个只是比喻,他们可能投资回酬刚好应付生活开销。不要反驳,先记住这个数目,2000万。

第二个算法:美国富人派,美国2016年top 10% 家庭净资产是118万美金。我就让我的表从80万开始,每年增长5%,刚好2016年是118万。1996年《邻家的百万富翁》说的top 3.5% 百万富翁,时过境迁,二十年后已经是280万,差不多是5%,证明之前设下的5%很合理。那么以这个算法,跟美国top 10% 的富人比,那老的时候就应该有3500万。

第三个算法:超级买房派,比如说一生人当中买了五间2008年价100万的排屋或公寓或店铺,然后一分钱都不欠,这也是相当有钱的。事实上是非常有钱,这算法其实是最厉害的,老了总资产会有5000多万。




其实还有一个算法,就是年收入乘与年龄除以十,但是我觉得这个算法比较没有志气,比我的三个算法都低,所以要算就自己在网上试试吧。



http://www.savemillions.com/plan/expectnetworth.htm

https://en.wikipedia.org/wiki/The_Millionaire_Next_Door

https://dqydj.com/net-worth-brackets-wealth-brackets-one-percent/



当然,这三个方法,只是算出目标的方法,不是叫你省钱、或做美国人、或炒房子。投资的方法,可以来松大学投资股票。做这个表的最终目的,是让人看到每年不断在向前变化的目标。帮忙敲醒一些人的头脑,不要以为达到一百万就可以了,问题是你什么年份达到一百万的?他妈的各国政府央行,会让你年老时的一千万变成你今天的一百万而已!这是现实!

表里的最后两排,是7%和10% 的投资回报率。因为我宽容,就放了30岁才从一百万开始。非常巧妙的,7% 回报率刚好可以做到一分钱都不花的那个目标,老了有2000万。这就应该是我投资回报和财富目标的底线了。

接下来看10% 的,这就有意思了。六十岁退休时,刚好可以挤入美国top 10% 富人的圈子。更可以在67岁的时候比得上那个五十年买了五间店一分都不欠的人。

最后,10% 很容易达到吗?虽然松大时常用20% 来引人入会。我买股票买了十年,虽然不同户口时常有三四十%的回酬,但是算整幅身家的时候要增长10% 就难了。

所以我的目标跟中共一样,保七,保七,保七。



03 April 2018

退休 Day-3:

退休 Day-3:

有些人有公司有几百个人等他养,所以一亿还是不够。

有些人家里养很多猪以及牛羊,所以一千万也不够。

有些人每个孩子都要出国留学,所以五百万不够。

有些人有爱心有四个老婆,所以四百万不够。

有些人要建庙宇或教堂,所以三百万不够。

有些人跟老婆分开住,所以两百万不够。

我,一百万就够了。。。

07 July 2017

马来西亚有多少 Dato ?

马来西亚有多少 Dato ?这是网上找不到答案的问题。找得到的,只有 Tan Sri 的人数,直到 2017 年共有 1123 位。以每年封赐的人数估计 Dato 要多十倍,那就是上万人。

假设 Tan Sri 都是亿万富豪,假设 Dato 都是千万富豪,还有其他的百万富翁,
那么我们可以估计在马来西亚有:


一千人 Tan Sri 亿万富豪或 0.003% 的人 or 0.01% 家庭

一万人 Dato 千万富豪或 0.03% 的人 or 0.1% 家庭

十万人 Millionaire 百万富豪或 0.3% 的人 or 1% 家庭


这个估计对不对呢?

根据全球数据,超高淨值富豪 Ultra High Net Worth (UHNW) individual,就是净资产有 $30,000,000 美元或 1.2 亿马币的人,全球的巴仙率,刚刚好也是 0.003%

在数据分析中,在数据不是很准确的情况下进行比较,我们有一个概念,叫做:同一个数量级 (same order of magnitude) 

另外,还有普通高淨值富豪 High Net Worth (HNW) individual,就是净资产有 $1,000,000 美元或四百万马币的人,马来西亚有四万人,那就刚好在以上的百万和千万之间。

最后,我们好像还是觉得哪里不对吧!身边好多朋友,包括水星熊,都是百万富翁啊,怎么只有 1% 呢?

答案,因为你懂得看这篇文章,你是华人。如果这十万人中的一半是华人,那他们在华人人口中的巴仙率就是 0.8% 或者 2.5% 的家庭了。

01 May 2016

房产 vs 股票

世界上有两个人告诉我买股票不如房地产:

1.第一个人,尊贵的钟少云 Steven Chong 很久以前他还没有被封尊贵以前,我听了他讲的一堂投资理财。他的开场白是:我研究完了全世界的股票,都不值得投资。哇,好厉害,我心里想。然后他就开始讲应该如何投资房地产,要辨认现在是 buyer marker seller market 等等等。。。

2.第二个人 Robert Kiyosaki 在他的书里一而再,再而三的说,股票是低 IQ 的人投资的,不过他也没有特别踩扁股票,他特别踩扁的是信托基金,买信托基金就等于送钱给强盗,还不如捐给穷人。不过,他自己的确是搞房地产搞得很厉害,无可厚非。

3.那好了,年轻的我受到了两位如此看衰股票的高人影响,怎么办呢?所以我就在 Excel 算了这个表出来,这是我很久很久以前算的。

同样一笔二十万的钱,一个投资了一间百万的房产,一个去买股票。假设房地产价格年年涨 5% 而已,三十年后就是四百万。又假设三十年的租金刚好只够给银行贷款(这是很中庸的算法,一般开始是要自己贴钱的,然后久了一般收到的租金还有赚)那房地产投资就是 20万 -> 400万。

股票如何做到一样的效果呢?一笔二十万的钱,三十年要投资到四百万,跟上面假设一样没有加码一笔钱,那就是需要 11% 的年回报了。所以哪一个容易?

当然,厉害的人可以一开始就找到租金完全有赚的房地产,而且租金还会年年涨的那种。厉害的人也可以投资股票一年 20% 50% 100% ... 所以我们只比较一般的人。一般的人投资房地产,二十万变四百万很正常。不过,不过,不过,一般的人投资股票应该是零回酬。

所以,上面两位高人所讲的还是有道理的。如果在股市,无法做到乖乖的投资好公司,长期做到>10% 那还是去投资房地产吧。

最最后,我还是喜欢股票,这完全是个人偏好,不是因为股票真的比房地产好赚,而是我就是喜欢呆在家里。